正在播放课程的免费体验部分,购买后可完整学习哦!
课程体验结束了!
想学习完整课程,请进行购买。
播放列表
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重点准则及最新修订
职业相关
>
职业相关
>
职业相关
章节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
课时1
概述
课时2
适用范围和基本概念
课时3
重大影响的判断
课时4
初始计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章节
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二)
课时1
初始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
课时2
初始计量——相关费用的处理和与IFRS的差异
课时3
后续计量——成本法
课时4
后续计量——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和初始成本调整
章节
3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三)
课时1
后续计量——权益法-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
课时2
后续计量——权益法-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和去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
课时3
后续计量——权益法-超额亏损的确认
课时4
后续计量——权益法-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课时5
后续计量——权益法-追加投资以及与IFRS的差异
章节
4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四)
课时1
核算方法的转换——6种组合和追加投资
课时2
核算方法的转换——金融工具模式转权益法和权益法转成本法
课时3
核算方法的转换——处置股权
课时4
核算方法的转换——权益法转金融工具和成本法转权益法
课时5
核算方法的转换——成本法转金融工具
课时6
其他修订内容
章节
5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一)
课时1
概述
课时2
总则
课时3
相关资产和负债
课时4
有序交易和市场
章节
6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二)
课时1
市场参与者
课时2
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课时3
估值技术—市场法
课时4
估值技术—收益法
章节
7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三)
课时1
估值技术—成本法
课时2
估值技术的选择和输入值
课时3
公允价值层次
章节
8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四)
课时1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课时2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的估值前提
课时3
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章节
9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五)
课时1
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消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课时2
公允价值披露
章节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
课时1
合并财务报表简介
课时2
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
课时3
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情况
课时4
合并范围的豁免——投资性主体
章节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二)
课时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
课时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课时3
特殊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章节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
课时1
概述和定义
课时2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分类
课时3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计量
课时4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列报与披露
章节
13
新会计准则变动:金融工具
课时1
课程背景
课时2
金融工具
课时3
套期会计
章节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
课时1
概述
课时2
政府补助的范围
课时3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课时4
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
课时5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的会计处理
课时6
列报与披露、衔接规定